|
|||||
|
|||||
|
近日,超強臺風“樺加沙”逼近廣東,其“移速快、強度強、范圍廣、風險高”的極端特征,成為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最強臺風。面對嚴峻防汛防臺形勢,中國水電十五局所屬廣州水西舊改項目部、會港大道項目部及黃埔區各在建項目聞令而動、迅速響應,以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為核心,全面啟動應急預案,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,在嚴陣以待中彰顯央企責任與擔當。 以人為本:“應撤盡撤”筑牢生命安全底線 “安全是第一位的,一個都不能漏!”臺風來臨前,水電十五局廣東各項目將人員安全轉移作為防御工作的首要任務,嚴格落實“應撤盡撤、不落一人”原則。廣州水西舊改項目部于9月23日下午完成全部現場施工人員轉移,提前對接水西村村委大樓作為政府指定安置點,不僅對安置區域進行打掃分區,更配齊熱水、泡面、面包及應急藥品,讓來自山東的抹灰工小王等工友倍感安心:“安置點寬敞整潔,生活需求都能滿足,心里踏實!”廣州黃埔區各項目同步制定精細化人員轉移方案,對一線施工人員、營地住宿人員逐人清點,有序撤離至安全區域;會港大道項目部則提前儲備飲用水、食品、照明設備等物資,全面保障職工臺風期間基本生活,以細致服務守住人員安全“生命線”。 全域排查:“嚴防嚴控”加固項目安全屏障 針對臺風可能引發的強風、暴雨及次生災害,水電十五局廣東各項目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,對關鍵區域、重要設施逐項加固,確保“不留死角、不漏隱患”。在施工場地,廣州水西舊改項目部對大型機械設備全面加固,關停臨時用電總閘,將低洼處電氣設備斷電或移至高處,同時按《施工現場揚塵治理標準》覆蓋所有裸土,清運、覆蓋建筑垃圾,既防揚塵又護建材;會港大道項目部重點疏通施工路段排水邊溝,加固臨時設施與交通標牌,同步檢查職工生活區配電箱、電氣線路,落實漏電保護,清理周邊易墜易倒物品;廣州黃埔區各項目則聚焦房屋板房、工地圍擋、基坑邊坡等薄弱環節,全面停止塔吊運轉并固定大型機械,檢查排水系統通暢性,以“最小值守力量”應對“最大臺風風險”。人員撤離后,各項目應急小組再次復盤巡查,確保每一項防風防汛措施落地見效。 閉環值守:“高效協同”織密應急保障網絡 “把功夫下在風雨到來之前”,水電十五局廣東各項目以健全的應急機制確保防御工作高效運轉。各項目部均成立防臺防汛應急小組,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與領導帶班制度:水西舊改項目部分兩隊值守,一隊駐安置點負責人員管理與物資發放,另一隊巡查施工現場與生活區;會港大道項目部安排專人跟蹤氣象預警信息,第一時間傳達至各崗位,應急搶險小組隨時待命,接受上級調度;廣州黃埔區各項目則組建黨員突擊隊,對深基坑、高塔吊等高危區域開展高頻次巡查,發現隱患立即處置,形成“信息共享—分工落實—應急響應”的閉環管理。 社企聯動:“主動擔當”踐行央企使命 在做好自身防御的同時,水電十五局廣東各項目積極融入地方防汛體系,以實際行動詮釋“責任共同體”理念。廣州片區各項目抽調骨干力量,聚焦孤寡老人、留守兒童、殘障人士等困難群體,上門協助轉移生活物資、加固房屋門窗,用“電建力量”為地方防汛添磚加瓦;會港大道項目部充分發揮央企資源優勢,巡查生活區及周邊社區環境,主動對接地方需求,確保上下貫通、條塊聯動。 截至目前,水電十五局廣東各項目各項防御措施已全部落實到位,應急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。待臺風過境后,各項目將第一時間啟動復工復產工作,最大限度降低臺風對項目建設與地方民生的影響,以“召之即來、來之能戰、戰之能勝”的央企實力,持續守護廣東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城市建設秩序。 |
|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
|


